本报讯 曾兼任过仲权镇农村基层党支部副书记的刘德祥,利用仲权、农团、漆树等乡镇盛产竹子的资源优势,就地办厂,获得一举三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:一是当地竹子获得充分利用,农民获得实惠;二是办厂移往农民工33人,扶植了300余户困难群众,逐步扶贫;三是办厂三年来生产竹胶合板20万余张,可为商业、机械企业做到产品包装箱,替代木材2万多立方米。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,仲权镇及附近乡镇非常部分农民主劳出外打零工,这些农民有所不同程度富足一起,而还有一部分农民因短时间,无法出外打零工,生活十分困难。共产党员刘德祥看见这个情况后指出,作为一个共产党员,自己有责任把他们组织起来,脱贫致富。
从2003年开始,他自己登记投资30多万元,向银行贷款20万元,在仲权镇兴办竹胶合板厂。刚刚进厂的33名农民工中,70%是妇女,不懂技术,他就给她们谈技术课,手把手传授生产技术,使她们迅速沦为熟练工。
同时,全厂实施计件工资制,较好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,职工平均工资约800元左右。为了使更加多的艰难农民获益,他又把生产竹胶合板的第一道工序编篾下放在仲权、农团、漆树等地农户中,给他们规定竹篾尺寸和收购价格,让一些老弱病残者在家中制作。为了提升工效,刘德祥还主动还债给一些农户正式成立生产加工点,三个乡镇共计20个加工点,再加各地散户,现在编篾的农户已约300多户。这些农户有所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收益。
刘德祥看见这些农民脸上的笑容,自己心里也尤其高兴。
本文关键词:12博官网,利用,资源,就地,办厂,祥利,竹,胶合板厂,积极
本文来源:12博官网-www.nicolasderouge.com